【白斑照護小知識】日常用品 vs 職場暴露:化學性白斑的潛在來源


白斑的成因多樣,除了常見的自體免疫型「白斑症(Vitiligo)」外,亦有一種因接觸特定化學物質所導致的「化學性白斑(Chemical Leukoderma)」,值得提高警覺。

這類白斑主要因接觸酚類化合物等刺激物,造成黑色素細胞損傷,引發局部色素脫失。若本身具備白斑體質(如有家族史或免疫敏感),甚至可能誘發真正的白斑症發作。

🔍 高風險來源可分為兩大類:
📌 日常接觸物品:

  • 染髮劑(PPD 苯二胺):深色染劑常見成分,最具代表性的誘發因子之一

  • 美白產品或特殊保養品:曾含 rhododendrol 成分者已在多國禁用,但仍須留意其他酚類成分

  • 含酚類防腐劑或藥膏(Phenol)

  • 精油或天然香氛(如丁香酚)

📌 特殊職場環境:

  • 橡膠製品製造:如鄰苯二酚(Catechol)、MBEH

  • 皮革、染劑、攝影顯影劑:含酚或醌類化合物

  • 工業清潔劑、木材處理劑、金屬加工液:高濃度化學品反覆接觸風險高

🔬 如何分辨化學性白斑與白斑症?

  • 化學性白斑多伴隨特定接觸史,斑塊分布與接觸區域吻合

  • 白斑症則呈對稱性分布,可能合併自體免疫病史
    → 建議透過皮膚專科醫師進行皮膚鏡檢查、病史詢問及免疫檢測以正確診斷

👨‍⚕️ 黃昭瑜醫師建議:

  • 避免長期接觸高風險成分

  • 挑選產品應留意成分標示,避免來路不明的偏方或藥膏

  • 若發現新出現白斑,應及早就醫,勿自行延誤病情
     

文章分類

關鍵字搜尋

訂閱電子報

姓名
E-mail
Verification

Article Catalog

TOP